面向神經外科手術的靈巧手術機器人及其智能導航系統

簡介

該發明圍繞專有的靈巧手術機器人操作臂和手術導航及控制框架,爲神經外科手術提供非線性穿刺路徑的手術方案及更高的病灶覆蓋範圍,得以減少顱內開孔數量及幷發症、提高有效手術覆蓋區域。

  • 面向神經外科手術的靈巧手術機器人及其智能導航系統 0
  • 面向神經外科手術的靈巧手術機器人及其智能導航系統 1
  • 面向神經外科手術的靈巧手術機器人及其智能導航系統 2
商品化機會
技術授權協議
解決方案

現有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僅支持線性手術路徑,難以避開重要腦功能區及主要血管;其遠端缺乏靈巧度,病灶覆蓋範圍受限,僅能完成活檢取樣、腦血腫抽吸等簡單操作,無法徹底清除病灶。

創新技術
  • 基於專利的管切式柔性手術機器人操作臂設計,外科醫生能夠沿著曲線軌跡導航靈活有力的機器人,在腦內規避關鍵的解剖障礙幷大幅提高病灶的覆蓋率。
  • 基於術前影像和軟組織術中形變預測模型,手術導航系統可提供安全精細的手術路徑,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組織創傷;
  • 基於多模態柔性機器人術中形狀感知及運動控制,機器人可在醫生的操作下對腦內病灶進行精准安全的手術操作。
主要成效
  • 全球首臺面向神經外科手術的柔性手術機器人系統,集成了增強負載能力和靈巧度幷具備形狀感知功能的柔性手術操作臂,以及基於多模態術中傳感、考慮軟組織形變的手術規劃與導航系統。
  • 該機器人能夠在受限解剖空間中進行非線性軌跡導航和解耦的尖端靈巧操作,在神經外科手術和經自然腔道手術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獎項
  • 第10屆香港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 第七屆“京港青創杯”總決賽冠軍
  • 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 第13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金獎
應用範疇
  • 鎖孔神經外科手術
  • 經鼻顱底內窺鏡手術
  • 關節鏡手術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成立於1963年,是一所具有全球視野的前瞻性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其使命是融合傳統與現代,融匯中西。中大師生來自世界各地。四位諾貝爾獎得主與大學有關係,是香港唯一一所擁有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和凡勃倫獎得主的大專院校。中大畢業生通過廣泛的校友網絡連接全球。中大在多個學科領域開展廣泛的研究項目,並努力為所有學術人員提供開展諮詢和與業界合作項目的空間。大學對最高研究標準的堅持為其贏得了令人羨慕的研究聲譽。學校設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受中國科技部委託,開展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大學還擁有發表研究的出色記錄,無論是在特定學科期刊,還是在更引人注目的出版物上,如《科學》、《自然》和《刺針》。

查詢